学术报道
黄玉顺教授做客天人讲堂谈儒家的现状及其出路

 11月20日,著名学者、6163银河net163am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做客“天人讲堂”第104讲,演讲题目为“儒家的现状及其出路”。

 黄玉顺教授首先回溯了20世纪“科学论战”以及当时形成的中国思想领域基本格局,即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他特别指出了“文化保守主义”中“保守主义”概念与西方思想中本来含义以及价值立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这个不准确的概念应该停用。尤其是用以指称儒家,无异于管中窥豹,难得儒家真面目。在此基础上,他重新厘定了百年以来中国思想领域的“三元格局”: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儒家,其中“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兴起的“现代新儒家”。

 黄玉顺教授接下来对这个“三元格局”的形成历史进行了追溯,并考察了新文化运动早期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的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中期马克思主义(当时称为唯物史观派)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主要人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1923年,中国思想界发生的“科玄论战”——关于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成为现代新儒家崛起的表象。至此,中国思想领域的“三元格局”形成,而且延续至今基本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根据他的观察,这种三元格局以前是泾渭分明的,而今这种基本的三元格局分别地投射到了不同思想流派内部。比如,今天的自由主义者当中,有一些人是绝对纯粹的西化派,但也有一些自由主义者这几年试图与儒学沟通。体现在儒学方面,即同时有原教旨主义的儒学、自由主义的儒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儒学。

 黄玉顺教授指出,传统儒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后便衰落了,而近代以来儒学也出现了许多理论创新。他认为这种理论创新的主要学术资源主要来自儒学自身的传统资源和西方的学术资源。20世纪的“现代新儒学”以及继之而来的“港台新儒学”,其内在的儒家学术资源是宋明理学,同时西方学术资源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外援”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牟宗三先生即以康德哲学为西学“外援”;21世纪的“当代新儒学”或广义的“大陆新儒学”,其内在儒家学术资源则更多是先秦儒学,同时其外在思想资源也变得多元化,复杂化。

 最后,黄玉顺教授讨论了对儒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愿景。他认为,今天的儒学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和或价值体系,如果儒学要避免被历史所抛弃的命运,必须要实现现代性转型。黄玉顺教授为儒学未来发展指出的道路是:既要关注现代性诉求,又要以民族表达为基石。具体来讲,首先应该明确儒学中哪些价值是现代人类的共同价值;其次,在学理上儒学如何可能和这些价值相通。此二者缺一不可,执于任何一端都无助于儒学的发展。除此之外,黄玉顺教授还特别指出,阅读儒家经典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穿透历史时空的原理,哪些是处理当下的时代问题。总而言之,儒学必须接纳现代人类的共同价值,进行自我改造和更新。

 6163银河net163am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永军教授主持本期“天人讲堂”并作点评。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也应邀参与了讨论,听众与主讲人就对于儒学现状的不同理解、儒家文化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